心經是觀世音菩薩的修行領悟
『觀自在,自在觀,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究竟,代表的是終極。究竟涅槃,這四個字一出來,各位就會投射到未來---有一個終點,有一個終極的目標可以去追求,然後我們立即有一個反應就是“現在我們不在那裏”,
我們現在是在一個過程中,我們很想一步步的轉化、蛻變、成長,到有一天到了那個終點。
歷史上東西方都有開悟者,所謂的開悟就是,有了一個最終極、最究竟的發現,他們發現人生生世世輪迴轉世所追求的目標,原來不在外面,在裏頭;原來那個目標不是在未來,就在這個當下。
離我們很近,但是我們不知道怎麽跟這個狀態去連接,也不知道怎麽去發現它、揭露它。
我們今天所要探索的是,什麽東西阻礙了我們跟這個終極、究竟、所謂的涅槃有了隔閡。
所有的大徹大悟的智者們都告訴我們,它就在當下,從來沒離開過。為什麽我們接觸不到?
因為我們始終活在顛倒夢想裏,沒有夢想就沒有顛倒。原來一切本身具足圓滿無缺,人其實是不需要追求的,
我們長期以來受到的這樣一個慣性的訓練,讓我們不斷的處在二元對立沖突矛盾裏面,讓我們的內在始終無法和自己和解,達到二元對立的統一,
進入到一個解脫、合一、沒有煩惱的境界。
是我們不斷在製造煩惱,不斷在制造怨懟、不滿、自憐、哀怨,庸人自擾。
因為庸人自擾,所以永遠處在顛倒夢想中。
我們始終覺得外在的人事物是需要改造的,而不知道問題不是在外在變成一個多麽理想的狀態,重點是我們要有正確的反應,什麽是一個人內在心理狀態最正確的反應?
人怎麽樣才能處在解脫、自在、圓滿、祥和、不波動的境界?
我們必須要學習佛陀,要進入到如如不動。
我們的內在時時在波動,這些反應的模式,佛家總結為幾個字---貪、嗔、癡、慢、疑,這就是煩惱的本質,貪是不滿足,覺得還有更好的;
嗔是憤怒,因為不符合設定的標準所以憤怒;癡就是無明,沒有覺知,不知道當下發生了什麽;慢是高傲,我慢,看不起別人,我比你好,我高高在上,有階級意識,高低之分,心中有慢,肯定沒有愛、慈悲、包容,當一個人心中沒有愛、慈悲、包容的時候,對自己也不會滿意,傲慢的人不會仁和,關系不可能和諧,這時候再高傲也沒用,因為是孤獨的,高處不勝寒,會覺得生命清冷,沒有熱力,無法參與、投入;疑是疑惑,內地疑惑的問題很大,人跟人之間缺少信賴,因為過往的批鬥歷史背景讓我們無法信賴,我們的上兩代人都是在批鬥中受了很多的傷,他們不信任,所以他們的下一代也不信任,很難產生真正的敞開,和彼此之間的連接,我們是活在疑慮中的。
當這些反應產生的時候,還能如如不動嗎?不可能,所以永遠都在波動中。
有的人的慣性模式是聚焦,聚焦到一個小的細節出不來,在小的細節裏挑毛病,根本覺察不到大的環境;有的人的慣性模式是依賴,比如已經結婚生子還在執著於父母的肯定,內在就是依賴父母,有的人會以情緒要挾,比如自殺,事實上並不是真的想死,是用自殺來證實“你重視我”,生命都可以不要,要的是得到對方的重視,這是什麽?
這就是強烈的依賴性。過分依賴會讓對方不勝重負,想要逃,就會讓當事人越不安全,越是要情緒要挾,產生關係的問題。
覺知到錯誤的反應模式,我們就可以從慣性模式裏跨出來,覺知不到,就會一輩子在慣性模式裏出不來。
顛倒夢想,如果把夢想拿掉,開始真真正正如實的覺察,我們就開始變成佛家所說的“實修”的人。
實修的功夫就是:只有覺,沒有方法。有很多人,都聲稱自己在修行,其實並不是真正的修行,是用了很多方便法門,沒有在覺。
如果對當下錯誤的反應不做正確的覺察,而是用方便法門,比如打坐、數息觀息、觀想來減低和對方互動的煩惱,這就只是隔靴搔癢。不可能因為方便法門解決問題,只有放掉方法,隨時隨刻維持清明的觀察,這才是真實的修行,實修。
遠離顛倒夢想,這件事當下做到,當下就可以進入涅槃,但是這個涅槃是一個暫時的涅槃。
每一個當下都可能得到解脫,如果每一個當下都得到解脫,集聚到一定程度,它就會爆發來,從局部的敞開,
變成無限量的敞開,這個無限量的敞開,就是涅槃,終極自由,究竟解脫。
這件事情不困難,也很難,比登天都難,因為我們的習性太重,形成了集體跟個體的慣性模式,要突破這種慣性模式,比登天都難。其實它也不難,你找對路了,明白了,有人誠實的引領你,而不是利用你,讓你的煩惱痛苦進入到他的陷阱裏,是真真正正依靠你自己,找到一條解脫之道。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這句話出自《心經》,《心經》的第一句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觀自在”倒過來是“自在觀”,自在觀就是對自己當下的每一個觀察要從自在起步,自在就是沒有結論,沒有既定的概念,沒有任何的成見,是從一個自由的狀態觀察自己。
這是克氏講的,這個要求其實是很高的,我們大部分的人在觀察自己的時候是不自在的,有批判、否定、合理化、分析、逃避,如果能做到起步觀察都是自在的,就符合《心經》所講的“觀自在菩薩”,菩薩就是走在覺悟道路上的人。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講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是深刻、浩大、精微的一個蛻變的過程。
我們要從粗鈍、不知不覺,永遠活在一個慣性模式裏,
慢慢的精微化,能感知,深刻化,不是只活在表面,全面化,完整化,從身心解離到身心結合,甚至最後進入到細微的光的層次,這樣的深化永遠是向內的。遠離顛倒夢想就是這樣的過程。
修行的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照料身體,這個身體不是指肉體,而是裏面的以太體,就是瑜伽或道家所講的氣脈,從氣脈再到脈輪,我們要對脈輪有感受力,要能感受到它在身體裏面的運作,還有和外界各個場之間的關系,跟人的情緒、腦波之間的關係,
跟事物之間的關系,都要開始精微化。
瑜伽就是精微化的訓練,氣脈覺醒就是神經系統開始恢覆知覺,如果不恢覆這個知覺力,你就不會感受到能量場,你也不會通往心輪、喉輪、眉間輪、頂輪,往上層意識去開發。
人只要有幻覺、夢想,能量就一定是緊縮的,因為你一定有一個完美的標準,就一定會有自我苛求,就不可能坦然,所以時時刻刻要意識到,我又在完美主義,又在苛求自己了,又在想要達到一個目的,時時刻刻看到,
時時刻刻放鬆,這樣才能保持經絡的通暢,這樣就時時刻刻靠自己進入到養生的模式裏,身心靈的統合就是這麽樣的一個東西。
以上便是今天所講的“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文:胡因夢
編輯整理
破解情緒勒索
安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