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時候,一句堅定的“不”、“我不能”或“我不答應,

因為超過我的限度”,是我們所能說的最屬靈最靈性的話。』


真正的慈悲與智慧一起出現時,

慈悲並不是緊抱著一種完美的理想,

認為我們應該無止境地為“我以外”的一切生命付出,

慈悲的對象是包括我們自己的一切生命。


通過對自己生命往日經驗的了解,

可以學習分辨智慧與依賴的不同。

我們可以思考自己在早年的家庭中如何滿足需求,

如何設定界限,如何對待不安全感。

如果沒有這些覺察,就會在靈性生活中不斷重覆這些家庭模式。


慈悲的布施是真實靈性生活的基礎,因為這就是放下的實踐,

慷慨布施的行為會打開我們的身、心、靈,使我們更接近自由。

每一個布施行為就是體認到人與人的相互交融,

這是佛性的表現,但對大部分人而言,

慷慨布施是一種需要發展的特質,

我們必須尊重這項特質是逐漸成長的,

否則所謂靈性就會被理想化而變成模仿,

在慷慨的特質成真之前,就表現出慷慨的樣子。

捐出全部財產可能是件好事,但若是無意識而重覆地做,

就是不健康的,不論是慷慨付出時間、財產、金錢還是關愛,

原則都一樣。真正的慷慨會在我們的心開放時成長,

隨著內在生命的整合與健康而成長。


傳統的教導指出慷慨布施有三種層次:


第一層是猶豫的給予。起初的布施會帶著躊躇不安,

擔心自己以後會需要現在給出去的東西。

我們想把東西儲存起來,但又認為現在是該給出去的時候。

度過這種勉強的過程之後,就能體會到快樂和自由,

這是給予的喜悅。


第二層是友愛的給予。這是開放、平等的分享,

提供能量和物質支持,好像給予所愛的人一樣。

“我有這樣東西,大家一起享用。”這是毫不猶豫的給予。

大方自在的精神會促進這種慷慨布施,

由此讓內心滋生喜悅、友善與開放的精神。


最成熟的層次稱為高貴的給予。

我們非常樂於別人得到幸福快樂, 

而有自發、直接的慷慨布施,不只是平等的分享,

而是非常樂於看到別人幸福,把最好的給別人,讓別人享用。

自己因為這種慷慨布施而得到更大的快樂,

好像我們成為別人快樂的源泉,

而在內心找到國王和皇後般的富有感。


我們可以感覺這三種層次的慷慨各自會如何在生活中

帶來更多喜悅和亮光,但我們展現真正慷慨布施的能力

常受限於仍未完整發展的自我,也就是上一章所談的主題。

生命的健康與完整感會自然湧現大量的慷慨布施。


許多人沒有豐富感,缺少強壯的內在自我感,

當匱乏和創傷的情況沒有得到療癒時,

就很難了解真誠的給予是什麽感覺。


當內在的感受仍充滿需求時,給予常常隱含著得到回報的期望。

在自我得到復原之前,就表現出崇高慷慨行為的企圖,

往往只是在不健康的依賴之外作出一層修飾罷了


慈悲和慷慨的典範被曲解時,反而會強化緊繃、

恐懼的自我感所產生的依賴和執著。在這些情境中,

慈悲和慷慨都被誤用,使我們在別人不當的支持中失去自我。

在這種情形下,我們會以不當的方式協助別人逃避,

不去面對生活中真正的困難。


在許多關係中,我們的恐懼和依賴都會使我們不敢說出真相。

我們可能無法設定界限,不敢拒絕對方。


慷慨在一開始也可能是健康的, 後來才惡化成強迫行為。

例如有些女性多年來花許多時間支援公益團體、

靈性組織或非營利機構(其工作可能永無止境),

卻在這段時間忽略自己的身體、健康、發展和自我價值感。


在修行中必須面對的問題就是如何知道

自己的行為是出於慈悲還是相互依賴。


佛陀在指導覺察的練習時,建議我們仔細注意心的狀態,

因為行為是由心產生的,如果期待我們總是只想行善,

就過度理想化了,我們必須傾聽,才能知道心在何時有所執著,

何時感到害怕,何時產生依賴。


通過深入的傾聽,就能開始區分依賴與愛的不同。

同樣地,我們也能辨認心在何時開放、何時沒有執著、

何時是互相尊重與關懷的。


以此為基礎,我們的行為就會充滿智慧與慈悲。

人與人的關係是需要平衡的,如果忘記自己的角色,

或忽視周遭的人的行為對我們造成的真實後果,

就會產生相互依賴和不健康的慈悲。


內在創傷、低落的自我價值感,這些都是相互依賴的根源。

當我們低估自己的直覺和情緒,

出於低自我價值感或害怕別人的否定,

也會產生相互依賴。


許多人碰觸不到自己的內心,很容易失去判斷力,

不知道在某個情境中的適當行為,我們可能急於照顧別人,

或是要討好別人、安撫別人,或是想避免與人發生沖突,

而無法清楚地面對自身的需求與處境。


無法體認到自己缺乏自我價值,

也是在修行中像上癮一樣依賴的根源。

我們已看見某些禪修方法會使人得到快感,

以此避免處理現實生活。


當我們脫離真慈悲的層面,

就會產生虛假的安全感和缺少智慧的慈悲。

所有不健康或過度理想化的慷慨布施都起於這種錯誤,

這表示缺乏對自己的深度尊重。


當自我價值感仍然低落時,就無法表明限度、

設定界限或尊重自身的需求,

於是看似慈悲的協助就會混雜依賴、恐懼和不安全感。


有些人在練習設定界限的藝術時,必須暫時停止給予,

有的人覺得自己過於貧乏,完全無法給予,

便可以從微小的慷慨行為開始自自然然地練習。


不習慣給予的人願意練習給予,

這種意願本身就是一種高貴的能力。

我們可以學習培養有智慧的慷慨,

能敏銳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需求。


設定界限和限度,從依賴、糾結的愛轉成互相尊重,

學習在給予時仍尊重自己的需求,

這些做法都需要在自我價值感和自我覺察上有深刻的成長,

這些都是健全靈性發展的要素。


成熟的愛和健康的慈悲並不是依賴的關係,

而是相互交融的關系,出於對自己和他人的深度尊重。

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

就像明智地養育孩子的父母一樣,

知道要在什麽時候設定界限,什麽時候說“不”。


他們很愛孩子,為孩子好,但也尊重孩子為自己學習的需求。

有時候,一句堅定的“不”、“我不能”或“我不答應,

因為超過我的限度”,是我們所能說的最屬靈最靈性的話。


作者:

陳壽文 (踏上心靈幽徑讀書筆記)


編輯整理:

破解情緒勒索的專家

安ㄧ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