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個新世界:喚醒內在的力量


譯者簡介


張德芬

台大企管系畢業,擔任台視記者、主播多年後,去美國UCLA取得了MBA學位。

  2002年開始,她受到啟發與指引,辭去高薪的工作,專心研修瑜伽以及新時代的各類心靈課程。多年來,學習了各種不同的心靈成長及心理治療方法,並且博覽了一百多本中英文的有關著作,透過每日的瑜伽練習和靜坐,體悟了許多靈性及個人成長方面的心得。現在最關心的是「人類意識的進化與提升」,為人類美好的未來貢獻一己之力。

  現與家人長年定居北京,並取得了中國國家心理諮詢師的執照。著有《遇見未知的自己》,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 今天我會心想事成:吸引力法則實踐手冊 》(皆為方智出版)


一個新世界:喚醒內在的力量




一個新世界:喚醒內在的力量


譯者導讀

當下的領悟就是解脫

  本書的作者也是《當下的力量》的作者,他只寫過這兩本書。第一本書《當下的力量》曾經蟬聯紐約時報排行榜多時,在美國新時代∕心靈成長界掀起一陣旋風。 第二本書《一個新世界》在二○○五年出版時,成績也不俗,所受到的關注雖然不大,但兩年多來也賣了一百萬本左右。去年底(二○○七年),美國著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歐普拉(Oprah)無意間讀到這本書,驚為天人,決定發心要大力推廣,與大家分享。她說這本書是她二十年來,讀了各種心靈書籍當中,最棒的一本,可以幫助提升人類的意識層次,她在讀後有了「覺醒」的感受。一時之間,洛陽紙貴,本書立刻被搶購一空,而且高居亞馬遜總排行榜冠軍多時。

  很有幸,我剛好在二○○八年初完成了此書的譯稿,正好趕上這一波潮流。這說明了,我們現在已經準備好要接收這種「提升意識層次,覺醒到自己生命目的」的訊息了。作者最近的一篇文章提到了為何寫第二本書(因為第一本書基本上已經涵蓋了他所有要表達的觀點了)。這本書所談論的話題雖然和《當下的力量》相同,但是訴求的方式、表達的方式卻相當不同。《當下的力量》出版後,七、八年來,作者在全世界授課、演講,累積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所以在《一個新世界 》中,列舉出了很多自己個人的經歷、故事和其他的軼聞、禪宗的公案等。同時,它也強調了人類意識進化的迫切性,以及靈性覺醒會為這個地球帶來什麼樣的變化(第一章)。

  作者花了很大的篇幅(第二、三、四章),描述人類現在面臨的最大危機——小我心智的功能失調。他首先分析小我的成因(第二章),是來自對虛幻自我及外在形相世界的認同,再加上小我「總是需要更多」的本質,形成了人類痛苦的根源。我的第一本身心靈小說《遇見未知的自己》中,也以圖示的方式指出了因為遠離真我,我們向外抓取身分認同,小我於焉而生,與作者的理論呼應。

  而在小我的核心(第三章)這一章中,作者指出,很多人如此認同於他們腦袋裡的聲音,和伴隨那個不間斷思想而來的情緒,所以他們被小我的心智完全掌控。作者繼而把小我的各種詭計和習性,都分析得無所遁形,讓大家認清小我的真面貌。而對小我的覺察,就是我們從小我中解放出來的第一步!在第四章小我的多重面貌中,作者更加清晰地描繪了小我表現的各種方式,和它扮演的各種角色。其中,他談到了為人父母有時會有的一些錯誤心態,真如當頭棒喝般地精采!而作者更指出,快樂的祕密,就是與生命合一,與當下合一,在當下每一刻為自己的內在狀態負責!

  第五章裡,作者則仔細分析了情緒和小我的關係,進而介紹痛苦之身的形成,以及它賴以維生的各種「食物」──你的負面思想、人際關係衝突、對生活事件的反應所起的負面情緒。我就看到身邊很多人,時時刻刻都準備好,等待下一個讓他們擔憂、悲傷、痛苦的事件發生。一旦那個事件發生了,他們立刻投入那種情緒當中,完全地與之認同,無法自拔,然後還要指責其他的人事物說:「都是他們害的!」

  與小我一樣,當痛苦之身發作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所覺察,藉由意識之光,化解人類黑暗的無意識。因此第六章中,作者經由幾個自己親身經歷的小故事,來描繪痛苦之身如何控制人類,而我們又如何能夠藉助臨在之光,從痛苦之身破繭而出。作者再三保證:那份對痛苦之身的知曉,就足以開始轉化的過程。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接納——允許自己在痛苦之身暴發的時刻完全地去感受當下的感覺。

  有了對小我和痛苦之身的徹底理解,我們已經知道自己「不是誰」了,於是作者鼓勵我們找出自己的本來面目(第七章)。想要體察我們的本質,就必須先發掘我們的內在空間(第八章)。作者鼓勵我們,以覺察呼吸,和感知內在身體的方式,去體會那個在靜默中才會領悟到的真相:我們是那個不受制約、無形無相、永恆的意識。

  在第九章「你的內在目的」當中,作者提到了很多人現在會有的疑問:我人生的目的是什麼?既然我了解到自己的靈性,那麼,如何在外在世界的目標和內在世界的最終目的之間找到平衡呢?他指出,我們的內在目的就是覺醒,而外在目的總是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因此它始終是第二位的。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把臨在的品質帶入外在的工作中,這樣,就會讓內在目的與外在目的合一了。

  最後,作者提出了宇宙的一個恆常現象:外顯(outgoing)和回歸(returning),這是一收一放、有規律的運動規則,我們的生活當中也脫離不了它。我們應該要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外顯和回歸的過程中,能夠保持覺醒的作為,也就是將外在目的──作為,和內在目的──覺醒和保持覺醒,協調一致。這樣,人類進化的下一步──全人類的覺醒,就很快會發生,因而在我們現有的基礎上,出現一個新世界──人類不再認同於思想,也就是小我的心智,因而獲得了真正的內在自由。但是,作者強調,我們無法在未來得到解脫,因為可以解脫我們的只有當下時刻。那份領悟就是覺醒。所以覺醒不是一個未來事件,它就是對當下臨在的領悟。
祝福大家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能有當下的領悟。

一個新世界:喚醒內在的力量

書目:

1人類意識的綻放
緣起
本書目的
我們代代相傳的功能失調
揚升的新意識
靈性和宗教
轉化的急迫性
一個新天新地

2小我:人類的現狀
虛幻的自我
腦袋中的聲音
小我的內容和結構
與事物的認同
遺失的戒指
所有權的錯覺
欲求:「需要更多」的需求
與身體的認同
感覺內在身體
遺忘本體
從笛卡兒的謬誤到沙特的洞見
超越所有理解的平安

3小我的核心
抱怨與怨恨
情緒反應和怨氣
我是對的,讓別人錯
與幻相抗衡
真理:相對或是絕對的?
小我與個人無關
戰爭是一種心態
你要平安還是戲劇事件?
超越小我:你的真實身分
所有結構都是不穩定的
小我對優越感的需求
小我和名聲

4角色扮演——小我的多重面貌
惡棍、受害者、愛人
放下自我的定義
既定的角色
臨時扮演的角色
手掌流汗的和尚
角色中的快樂和真正的快樂
為人父母是角色,還是功能?
有意識地受苦
有意識地為人父母
認出你孩子的本體
放棄角色扮演
病態的小我
像背景般的不快樂
快樂的祕密
小我的病態形式
小我存在與否對工作品質的影響
病中的小我
集體小我
永生的鐵證

5痛苦之身
情緒的誕生
情緒和小我
有人類心智的鴨子
無法放下過去
個人和集體的痛苦之身
痛苦之身如何自我更新
痛苦之身如何以你的思想為食
痛苦之身如何以戲劇化事件為食
沉重的痛苦之身
娛樂、傳媒和痛苦之身
女性集體的痛苦之身
國家和種族的痛苦之身

6破繭而出,重獲自由
臨在
痛苦之身的反撲
孩子的痛苦之身
不快樂
破除對痛苦之身的認同
導火線
痛苦之身——覺醒的契機
從痛苦之身破繭而出

7找出你的本來面目
你認為自己是誰
豐盛
認識自己與認識關於自己的事情
混亂和較高次序
好與壞
不在意所發生的事情
是這樣的嗎?
小我和當下時刻
時間的矛盾
排除時間
夢者和夢
超越限制
本體的喜悅
容許小我的縮減
如外似內

8發現內在空間
物體意識和空間意識
落於思想之下或揚升其上
電視
辨識出內在空間
你能聽到山澗之聲嗎?
正確的行動
認知,但不評斷
誰是經驗者?
呼吸
上癮症
內在身體的覺知
內在和外在空間
注意那個間隙
失去自己以找到自己
靜默

9你的內在目的
覺醒
關於「內在目的」的對話

10新世界
你的生命簡史
覺醒與回歸過程
覺醒和外顯過程
意識
覺醒的作為
覺醒作為的三種形式
接納
享受
熱誠
頻率的持有者
新世界不是烏托邦

一個新世界:喚醒內在的力量

內文1腦袋中的聲音
我在倫敦大學讀一年級時,初次瞥見了覺知。我每週有兩次搭地鐵去學校的圖書館,通常是早上九點出門,到傍晚交通尖峰結束時回家。有一次,有位三十出頭的女人坐在我的對面。我以前在地鐵上也看過她幾次,她真的挺讓人矚目的。雖然整個車廂是滿的,但是她左右的座位卻是空的,原因當然是:她看起來真有點精神不正常。她非常緊張,不停地憤怒且大聲地自言自語,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中,看起來好像對其他人和她周圍的環境完全沒有任何覺知。她的頭低垂而有點偏左,好像正和身邊空位上的人說話。我不記得精確的內容了,她的獨白大致是這樣:「然後她跟我說……所以我對她說你是個騙子你竟敢罵我……我這麼相信你,你卻一直利用我占我便宜辜負我對你的信任……」在她憤怒的語調裡,好像她被人誣陷了,她需要防衛自己否則會被消滅。

當地鐵靠近托特納法庭路站時,她站起來走向車門,嘴裡還是說個不停。那也是我要下的站,所以我也隨著她下車。到了街上,她開始向貝德福廣場走去,一路繼續進行她想像的對話,還是憤怒地指控別人並維護自己的立場。我的好奇心被勾起,決定跟著她——只要她走的大方向和我要去的地方差不多。雖然全神貫注於幻想式的談話,她似乎還是知道要去哪裡。很快地,我已經看到了參議院壯麗的建築,那是一棟一九三○年代蓋的高樓,也是倫敦大學中央行政樓和圖書館。我驚呆了,我們怎麼可能去同樣的地方呢?是的,她是往那裡走去。她是老師、學生、辦公人員,還是圖書管理員?也許她是某個心理學家研究的對象?我永遠無法知道答案。我離她有二十步之遙,當我進入那棟大樓時,她已經消失在一部電梯當中。(那棟大樓,很諷刺地,恰好是喬治‧歐威爾的小說《一九八四》拍成電影時,用來當作片中「心智警察」總部的地點。)

我多少對於剛剛看到的那一幕感到震驚。當年我是一個成熟的二十五歲一年級生,認為自己是一個正在成形的知識分子,同時我深信所有人類存在的困境都可以透過智性,也就是思考來獲得解答。我尚未了解到:人類存在最主要的困境其實就是無覺知的思考。我視我的教授們為擁有所有人生答案的聖者,並且把大學視為知識的殿堂。一個像她那樣神智不清的人怎麼可能是這其中的一部分?

在進入圖書館之前,我去男洗手間還在想她的事。在洗手的時候,我想著,希望我最後不要變成像她那樣。旁邊的一個男人很快地朝我瞄了一眼,我突然震驚地發現,剛剛我不僅「想」了那些話,還大聲地喃喃自語出來。「啊,我的天哪!我已經像她一樣了!」我這麼想。我的心智不也像她那樣無止境地活動著嗎?我和她之間的差異其實很小。在她思想背後占主導地位的情緒似乎是憤怒,而在我的情形中,大部分是焦慮。她把心中所想的東西都大聲說出來了,而我大部分的時間,是在心裡想而不說出來。如果她是瘋子,那麼每個人都瘋了,包括我自己。這其間只是程度的差異罷了。

那一刻,我從自己的心智中撤退了一步,而從一個更深的角度來看它。在那時,有一個短暫的從思考到覺知的轉變。我還是在男洗手間裡面,但現在是獨自一個人,看著鏡中自己的臉。在脫離了我心智的那一刻,我大笑了起來。聽起來好像不正常,但它卻是一個精神正常的笑,彌勒佛的笑。「生命其實並不像我心智製造的那麼嚴肅。」這好像是我的笑聲所要說的話。但這只是短暫的一瞥,很快就被遺忘了。接下來的三年,我都在焦慮和憂鬱中,完全與我的心智認同。一直到我快要自殺時,我的覺知才再度出現,這次就不只是驚鴻一瞥了。我從強迫性思考、虛幻的自我和心智製造的自我當中,徹底解脫了。

上面的事件,不但讓我瞥見覺知,也讓我第一次懷疑人類智性的絕對正確性。幾個月後,一件悲劇更加深了我的疑惑。一個星期一的早晨,我們到達教室準備要上一位教授的課,我一直很仰慕那位教授的心智。但我們卻被告知,那位教授在週末時舉槍自盡了。我非常震驚。他是一個備受尊崇的老師,而且看起來似乎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然而,當時我還是覺得,除了培養我們的思維之外,別無他法。我並不了解:我們是意識,而思考只是其中很小的一個面向,我也不知道什麼是「小我」,更別說在我之內覺察到它了。


與事物的認同
廣告業界的人都非常了解,想要人們購買他們並不真正需要的東西,必須說服人們:這些東西會讓他們對自己,或是別人對他們的感覺更好,換句話說,就是為他們的自我感加分。比方說,廣告會告訴你:如果用了這個產品你就會出類拔萃,意指你會更能成為你自己。或是它們可能在你的腦海中製造一個印象:這個產品是和一位名人、一個年輕有魅力,或快樂無比的人有關連。即使垂垂老矣或是去世的名人在他們當紅時期的照片,都可以達到這樣的目的。這裡隱含的假設就是:買了這個產品之後,經由一些神奇的連結行為,你會變得像他們一樣,或是表面上的形象會看起來和他們一樣。所以很多情況下,你買的不是那個產品,而是買一個「身分認同的強化品」。名牌的標籤基本上是讓你買一個集體意識的身分認同。它們非常名貴,所以也非常「獨特」。如果每個人都買得起,它們就會失去心理上的價值,那麼剩下來的就只是物質的價值,那大概只有你付的價錢的零頭而已。

每個人會認同於什麼樣的事物因人而異,取決於你的年齡、性別、收入、社會地位、時尚、周邊文化等等。你所認同的事物就是內容;而你無意識、強迫性地去認同,就是結構性的。這是小我心智運作最基本的方式之一。

矛盾的是,使得所謂「消費社會」得以繼續存在的原因,就是我們試圖在事物當中尋找自己卻失敗的事實:小我的滿足是如此短暫,所以你必須不斷地追尋更多,買得更多,一直不停地消費。

當然,在我們表層自我所生存的物質向度中,有很多事物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我們需要房屋、衣服、家具、工具、交通運輸等,在生活中,我們也會因為一些事物的美麗或本有的特質而珍視它們。我們需要尊崇物質世界,而不是鄙視它。每一樣事物都有它的本體,都是從無形的至一生命——所有事物、所有實體、所有形相的源頭——所衍生出來的短暫形相。在最古老的文化中,人們相信每一件事物,即使是所謂的無生命體,都有一個靈性生存於其中,在這方面,這些古老的文化比起我們現代人更接近真相。當你生活在一個被抽象概念弄得死氣沉沉的世界,你已經無法感覺這個宇宙的生命力了。多數人都不住在一個活生生的實相中,而是生活在一個由概念組成的世界裡。

但我們如果只是把世間的事物當成加強自我的工具,並試圖在其中尋找自我的話,我們是無法真正尊崇它們的。而小我卻正是這麼做:它對事物的認同,創造了我們對事物的執著、迷戀,繼而創造了我們的消費社會和經濟架構,在其中,唯一衡量進步的標準就是:更多!無由地努力要「更多」、努力追求「無盡的成長」,就是一種功能失調和疾病。它和癌細胞增長所顯示的功能失調是一樣的,唯一的目的就是不斷倍增,卻不知道毀壞了自身所屬的器官,因而招致自身的毀滅。很多經濟學家非常執著於成長的概念,他們甚至無法放下「成長」這個字眼,所以他們稱衰退為「負向成長」。

很多人生命的絕大部分,都是消耗在對事物先入為主的迷戀上。這就是為什麼物質的激增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禍害之一。當你無法感受到自己所是的那個生命時,你很可能就會用物質來填滿你的生活。我建議你:經由自我觀察,來研究一下你和這個世界所有事物的關係,特別是那些你會稱之為「我的」的事物,這可以做為一種靈性修持。比方說,你必須要很警覺且誠實,才能發現你的自我價值感是否受限於你所擁有的東西。有沒有一些東西會觸發你某些微妙的感覺,讓你覺得比他人重要或優越?缺乏某些東西,是否會讓你覺得遜於他人,因為他們有的比你更多?你是否會不經意地提到你所擁有的事物,或是炫耀它們,好增加你在他人眼中的自我價值,或是讓你的自我感覺比較好?當別人的東西比你多,或是你失去貴重財產時,你是否會覺得怨恨或憤怒,而且你的自我價值好像有些縮減了?

所有權的錯覺
「擁有」某物,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將一些東西變成我所擁有的(我的),又是什麼意思呢?如果你站在紐約街頭,指著一座摩天大樓說:「那棟樓是我的,我擁有它。」你不是非常有錢,就是有妄想症,要不就是騙子。無論如何,你是在述說一個故事,在這個故事中,「我」這個念相和「大樓」這個念相合而為一了。這就是所有權的心理概念運作的方式。如果大家認同你的故事,你會有一個簽署的文件來證明他們的認可:你是很有錢的。如果沒有人同意你說的故事,他們會送你去看精神科醫師:你不是有妄想症,就是有強迫說謊的傾向。

在這裡,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無論人們同意與否,你要辨識出:這個故事和組成這個故事的念相與你是誰完全無關。即使人們同意這個故事,最終它還是一個幻相。很多人一直到了死亡迫在眉睫、外在事物開始瓦解時,才了解到:沒有任何事物和「他們是誰」的本質有關。當死亡臨近時,這整個「所有權」的概念終究顯得完全沒有意義了。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們也了解到,他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一個更完整的自我感,但他們真正在尋找的本體,其實一直都在那裡,只是大部分都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認同(其實最終就是他們對心智的認同)而被掩蓋了。

「靈裡貧窮的人有福了,」耶穌說,「天國將是他們的。」「靈裡貧窮」是什麼意思?沒有內在的負累,沒有認同。不認同於任何事物,也不認同於任何讓他們有自我感的心理概念。「天國」又是什麼呢?就是當你放下認同而成為「靈裡貧窮」的人時,你會有的那個簡單但深遠的本體的喜悅。

這就是為什麼在西方和東方,棄絕所有世俗的財產,一直都是個古老的靈修傳統。然而,棄絕財產並不能讓你自然而然地從小我中解脫出來。小我會試圖藉由認同於其他事物,而維持它的生存。比方說,它可能會認同於這樣一個心理形象:我超越了對物質世界所有的興趣,所以我比其他人更優越、更有靈性。有些人雖然棄絕了所有俗世的財產,但他的小我卻比一些百萬富翁還大。如果你拿走了一種認同,小我很快會找到另一種。小我基本上不在意它認同的到底是什麼,只要有個身分就可以了。反消費主義或是反對私人財產制也不過是另一種念相,另一種心理立場,可以用來取代對財產的認同。經由這些念相,你可以視自己是「對的」而其他人是「錯的」。我們接下來就會探討到,「讓你自己對,而其他人錯」是小我的一個主要心智模式,也是一個無意識的重要形式。換句話說,小我的內容可以改變,但是讓小我存活下來的心智結構卻永遠不會改變。

有一個無意識的假設是:經由所有權的幻相而認同於一個物件——那個外在看起來堅實而永續存在的物質性實體,會賦予你同樣堅實而永續的自我感。這最適用於建築物,尤其是土地,因為土地是你認為唯一可以擁有而不會被摧毀的。擁有某項物件這個概念的荒謬性在土地上尤其明顯。當年白人入侵北美時,當地的土著覺得「擁有土地」這個概念完全不可理解,所以當歐洲人讓他們簽署幾張紙,使他們喪失了土地的時候,對他們來說也是同樣不可理解。他們覺得他們屬於土地,但土地不屬於他們。

小我通常把「擁有」等同於「存在」(Being):我擁有,所以我存在。我擁有越多,「我」的存在就越多。小我經由比較而生存,別人如何看待你會變成你看待自己的方式。如果每個人都住在豪宅裡,或是每個人都很有錢的話,你的豪宅或財富就再也無法加強你的自我感了。那時,你可能會搬到一個簡單的小屋,放棄你的財富,重新獲得一個身分:視你自己(同時在他人眼中)為比較有靈性的人。別人如何看待你變成了一面鏡子,告訴你:你是什麼樣子,以及你是誰。小我的自我價值感,在大多數情況下,受限於別人眼中你所有的價值。你需要別人給你一個自我感,而如果你所處的文化背景中,大多數人都是把自我價值等同於你有多少和你有什麼,而你又無法超越這個集體迷思的話,你終其一生都注定會去追求一些事物,無望地在其中尋求你的價值和完整的自我感。

你如何放下對事物的執著呢?試都別試了,這是不可能的。當你停止在事物中尋找你自己時,那個對事物的執著自然而然會消失。在此同時,只要覺知到你對事物的執著就可以了。有時你不會意識到自己對事物的執著(認同),直到你失去了它們,或是面臨失去的威脅。如果那個時候你生氣了,或者開始焦慮等等,那就表示你對它們是執著的。如果你覺知到自己認同於某個事物,那個認同本身就已經不完整了。「我是那個覺察到自己有執著的覺知。」這就是意識轉化的開始了。


這是一個自我了悟的旅程,我們每個人都有改變世界的力量。一個新世界就是由你開始的……

  本書作者在全世界授課、演講,累積了許多寶貴的教學經驗。在書中,他列舉了很多個人的經歷、故事和其他的軼聞、禪宗的公案等,以簡明清楚的言辭,搭配十分實際的修練方法,引導讀者從內在省思自我,認清小我的真面貌。他教導我們從小我中解放?來,不再受困於虛幻自我以及外在形相世界的認同,擺脫對無常的恐懼,擁抱真正的快樂。這樣還能進一步提升自我意識,獲得真正的內在自由,喚醒人生的目標,達到一個更美好的人生。

給你的閱讀建議

  歐普拉說,這本書一開始可能不是那麼好讀,但卻是一本會影響我們一生的書。以下是她提供給讀者幾點在閱讀時的建議:

  1.閱讀的時候,保持輕鬆與耐心。你可能會覺得自己不夠聰明,或是不夠有靈性去了解這些概念(或者也可能是你已經太過聰明、太過有靈性),就任這種聲音在腦中含糊帶過,等你注意到它比較平靜了,再繼續讀這本書。

  2.閱讀的時候,隨身放兩種顏色的螢光筆。一枝標示出你很喜歡的句子,另一枝則畫出讓你感到困惑的句子。可以隨意跳著看,看不懂的部分可以之後再回來看。當你愈讀愈深入時,之前曾經讓你不解的段落可能會豁然開朗。

  3.善用書中一些覺醒的練習。它們會幫你更了解你正在讀的章節,你可以與一位朋友或是一組人共同練習。

  4.如何判斷自己有沒有改變?怎麼知道意識狀態有沒有變化呢?就是看你內心感覺平靜的程度。


作者簡介

艾克哈特 托勒(Eckhart Tolle)

  出生於德國,曾於英國劍橋大學接受教育,是歐美近十年來最重要的心靈導師與作者之一。二十九歲那年經歷一場深切的內在轉變,徹底改變了他的生命軌道。接下來幾年,他放下了所有關係、工作、身分,專注於讓這份轉變更深化、更完整。之後,他開始在倫敦擔任個人與團體的心靈導師。

  托勒不傾向任何宗教或傳統思想,在他的教學當中,他用一種簡單明瞭的語言傳達了古代精神啟蒙大師簡單而深刻的訊息:我們可以擺脫痛苦,並找到內心的平和。

  托勒在世界各地旅遊講學,十分受歡迎,講學內容被製成CD和DVD,廣為流傳。他的第一本著作《當下的力量》(The Power of Now)和本書相同,亦是紐約時報第一名的暢銷書。目前他居住在加拿大的溫哥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